字大
默认
字小
夜间
日间
默认
护眼

分卷阅读349

本站地址更改为m.fuzhaiwu.net,请重新收藏。

  是一定要过的,还得过好。


  尤其二队一队分了钱的,觉得往年紧吧祭灶的时候没供肉或者没酒,今年有钱怎么也得弥补一下从前的遗憾吧。


  当然要好好过才行!


  第二天一大早,要去赶集的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衣服穿上,到生产队集合坐马车一起去赶集。


  莫茹和周明愈也抱着闺女去见光景,周诚廉、周培基都被各自娘强留在家里,莫茹猜是要相亲。


  虽然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,可簇新的棉花睡袋包着,还在空间里养得壮壮的,周七七并不怕冷。


  她不满足被躺着抱,一定要竖起来,而且一定要朝前看不肯朝后。


  周明愈被她啊啊呀呀地指挥着换了好几个姿势才合她心思。


  莫茹以为年底的大集会很热闹呢,结果去了集市上一看虽然人很多,但是货物种类非常少。


  也没见到有卖好玩意儿的,毕竟物资不丰富而且糖油之类的还管制,米面也不允许随意交易,集上只剩下卖点白菜萝卜、菜干、咸菜、糖瓜以及其他草编货、乌货之类的。


  乌货摊子倒是很热闹。


  因为很多人家锅都被收上去炼钢铁,家里没有锅,连口热水都不方便烧,很多人趁着年底分钱放假有时间,就赶紧买两样能用的回去。


  铁锅是买不到的,集上没人卖,供销社数量少、要购货券,价格还涨了好几毛,农民更买不起,就只能买这些不结实的砂锅瓦锅,三四毛钱就买一件,也能偷偷地顶阵子。


  莫茹和周明愈带着闺女逛了一圈,买了一些糖瓜、小零嘴儿。


  糖瓜其实就是大麦或者小麦做的,把麦子浸泡然后让它们发芽,在上碾子碾碎,然后放在缸里发酵,几天后就上锅蒸煮。一边煮一边搅拌,直到形成黄糖,再一个劲地抻拉,让其和空气充分接触,等快干的时候切成各种形状。


  糖瓜,小孩子们的最爱。


  她还给家里买了几个瓦盆,虽然现在做不到洗脚洗屁股人手一个,但是至少洗屁股和洗脸的得分开吧,各屋最好有一个,不要全家人就用拿一个。


  家里原本有几个的,但是孩子多,这东西也不抗用,难免会打破。


  所以买几个送给他们备用也好的。


  不过找了一圈都没找到卖灶王像的。


  期间也碰到不少人询问,“哪里请灶王爷啊?怎么没看到老杨啊。”


  老杨是卖年画的,也卖一些小孩子玩具,还有灶王像、门神这些。


  今年熟人们都没看到他。


  社员们上集请不到灶王像急了,“没有灶王爷怎么过年啊?”


  有知情者道:“不用找啦,那个卖年画的老杨被教育啦,说他搞封建迷信,今年不许卖灶王像,连家什儿都被没收,说要是再敢印就把他给逮进去。”


  “啊?怎么还这样啊?”


  “去供销社看看。”


  “不用去啦,俺去问过,还被识字班给骂了,说俺搞封建迷信呢。识字班说什么‘啊如今都是人民公社,要反封建打倒土豪劣绅,不允许大张旗鼓地祭祖,你们怎么还搞封建迷信呐!以后过年都只能庆祝丰收人民公社和大/跃进啊,什么灶王像,都是封建迷信!’得,你们听见了吧,不准!”那人尖着嗓子学售货员的腔调,惹得大家都笑起来。


  笑完了又犯愁,“没灶王像怎么过小年?”


  只有附近的孩子们不知愁,不用干活不用上学,欢欢喜喜地在集上玩儿,跳房子、打出溜滑儿,嘴里唱着,“二十三,灶王甜,二十四,扫屋子,二十五,磨豆腐,二十六,割猪肉,二十七,宰公鸡,二十八,贴画画,二十九,蒸馒头,三十,包饺子……”


  他们都问莫茹和周明愈:“咋办啊?”


  莫茹道:“要不再去公社看看。”她寻思供销社也许有货,但是不随便卖?所以想去找冯如问问看,也许能买到。


  “明愈,妮儿,你们去公社看看,顺便帮俺们也买一张。”众人纷纷让他们帮忙。


  他们也觉得供销社可能有货,但是不随便卖,就好像锅、布一样得需要票。


  毕竟很多东西说没货、不许用,可城里人、干部们,依然在用,只是不给他们农民用而已。


  所以他们觉得灶王像可能也这样?


  莫茹和周明愈等人就去供销社找冯如问问。


  结果冯如没当班。


  一见他俩过来,售货员们都热情洋溢地问:“两位劳模同志,买什么?”


  尤其是王桂娟、张红英几个格外热情。


  还有人逗周七七,“这闺女长得真俊,随爹娘。”


  不等莫茹他们说买什么,王桂娟又笑道:“劳模同志,那俩青年怎么没来啊,是不是在家里相亲呐?”


  ☆、第158章 燃眉之急


  别人就打趣道:“哎呀,王姐,你这是要帮忙说亲啊?”


  王桂娟笑道:“那咋的啊,工分值一块零九分,姑娘们都抢着要嫁过去呢,当然得抓紧时间。”


  莫茹虽然和气,却没那么容易告诉人家**,也不好做媒,最近张翠花正张罗着给四哥周明林说媳妇相亲呢,她可不掺和。


  她就当她们在说笑,不接话,而是岔开话题问问缝纫机什么时候能到。


  王桂娟笑道:“俺们社长已经拿到百货商店去,等来货俺们就去拉回来,油漆也得等阵子,莫茹同志不用急。”


  莫茹笑笑:“不急,多谢。”


  毕竟要从地区调货,而且估计县里还得安排给谁不给谁的,毕竟一年也就那么几台,都得精打细算呢。


  她走到卖书的那个柜台问道:“请问有……黄历吗?”


  张红英立刻过去,笑道:“有,你是要三百年老皇历,还是要新版的当年黄历?新版的也是新历旧历都有标。”


  莫茹问一下价格,厚厚一本书的要一块多钱,当年的只要七分钱。


  周明愈笑道:“要不咱们一样买一本。”


  售货员们都竖着耳朵,毕竟是一块多出来的生产队,人家就是财大气粗啊,买皇历买两本,看一本划一本。


  莫茹都要过来看了看,厚厚的一本,封面是一个白胡子老神仙,写着老皇历,小标题是三百年全知,万事不求人。里面不但有日历甚至还有查日子的内容,各种节气、生肖,甚至还有历史大事等等。


  她觉得好玩,翻到最后看了看,居然是49年出版的,这可是好东西,她赶紧收藏一本。


  另外一本当年的黄历,薄薄的一本,要七分钱。封面是一条龙,写着“一九五九年曆書”,下面是“農曆己亥年”。后面是小孩子和各种粮食坐着火箭升空,非常具有时代特色。


  她问:“请问就一个版本吗?”


  要搁以前或者搁别人身上,指定赚一个大白眼,来一句“爱买不买,怎么那么多


Top